财务自由实证#0——自由能实现吗?

写在前面

受公众号 【也谈钱】 的影响,以及互联网加班的摧残,觉得有必要早早的开始梳理家庭的财务状况,并且制定财务自由的目标和方案,为自由而奋斗。

财务自由的目标

设置 财务自由 的目标前,首先需要知道财务自由的定义,明确自己需要实现的是哪种等级的财务自由,才能以此为依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开始行动。

这里我拍脑袋定了一个目标:

  • 目标:500万(流动性资产)
  • 期限:25年

下面详细解释下这个脑袋是怎么拍的。

什么是财务自由?

经常能看到一些标题党文章如 2.9亿?!《2019北京财务自由等级图鉴》出炉! 等等,看完之后瞬间觉得财务自由此生无望。。。

实际上

财务自由是指你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简单地说,你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必须至少要等于或超过你的日常开支。—wikipedia

根据上面的定义,实现了被动收入大于日常开支就能实现财务自由。听起来很简单有没有~~

被动收入的等级无法衡量,但是日常支出是可以衡量的。结合近几年财务自由越来越丰富的内涵,财务自由的等级可以戏分如下:

  • 外卖自由
  • 打车自由
  • 商场自由
  • 租房自由
  • 旅游自由
  • 辞职自由
  • 买车自由
  • 买房自由
    ……

我这里使用的并且希望达到的目标就是财务自由最原本的定义,即日常生活开销的自由。

财务自由的可行性

理论上被动收入没有上限,但是实现的难度也成指数上升,因此这里通过对日常生活开销的预估来倒推需要多少被动收入。

日常开销预估

因为实现财务自由一定是很多很多年后,我们需要根据当前的生活水平来推断20年甚至30年之后的日常开支水平。下面尝试通过一些数据的分析来预估25年后的日常开销。

通货膨胀

一说到财务自由的具体目标,很多小伙伴都会想到通货膨胀,说你现在定这么一个目标,多少年之后,钱早就不值钱了,有什么用?

确实,通货膨胀的因素不能不考虑。

在实践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率,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年增长率来间接表示。

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是反映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CPI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看下几个主要国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年率(同比)数据。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率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率

日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率
日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率

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率
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率

英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率
英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率

德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率
德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率

对比5个国家发现,中国在2000年前,CPI年率有过两次高峰,2012年后,CPI年率基本稳定在3%附近,2020年初则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又高了起来。

其它4个国家都是发达国家,日本在1995年后,CPI年率一直稳定在1.3%下面,2015附近年有过一次波峰,和2010附近的波谷正好抵消。美国自1993年之后,CPI年率一直在3%下面,但整体高于日本;英国自1993年之后,CPI年率基本在3%下面,但是它的波动较大,其中一半的时间CPI年率都在2%下面;德国1996年之后绝大部分时间都在2%下面。

中国由于改革开放,造就了此后3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也是工资、物价飞速增长的30年。但是近些年,我们能明显的感受到,经济的增长速度慢了下来,嗯,也叫经济新常态。之后还可能会进一步降低,降低到和老牌发达国家一样的低增速水平,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CPI年率会一直处于3%以下,并且大部分时间都达不到3%的水平。

假设当前的物价是1,那么以3%的CPI年率计算,25年后,物价是2.1,翻了一倍,也就是说,同等数量的钱,25年后购买力降低了一半。

支出项预估

上面从宏观层面分析了未来20、30年物价可能出现的增长情况,这部分是我们作为个体所无法控制或者较难控制的。我们唯一能控制的就是日常支出。

然而这一部分也是最难预估的一部分。就目前而言,每月固定开销就有房租、房贷、保险、日常消费等,再过几年还会会有小孩的教育费用等各种无法预料的支出。

日常开支里,日常生活开销的其实占比很小,大头还是房贷、教育支出等。因此这部分思路如下:将人生分为两个阶段,目标完成前和目标完成后,分别考虑支出。

支出项 25年期间 25年之后
房贷 有(较大) 无(房贷25年)
子女教育支出 有(较大)
大病支出 保险覆盖 保险覆盖
赡养 有(较低) 有(稍大)
保险支出 少量
日常家庭开支
其它

这里面真正大头的是房贷、子女教育支出和大病支出。除掉这三块之后,其它的其实没有多少。也就是说,相同的钱,在这25年里和25年后,所带来的幸福感是完全不同的。

那么在一线城市,25年后,在没有房贷和子女教育费用的情况下,一年需要需要多少收入能过的比较幸福呢?

我的答案是50万。

换算到现在,依据当前物价水平,在年被动收入25万且没有房贷和子女教育支出的情况下可以过的的比较幸福。一般消费都能支撑的起,还能偶尔奢侈一把。

考虑到25年后,自己可能还在工作,或者领取退休金,所以实际的生活幸福感会更高。

注:这里不考虑疾病支出是因为这部分的支出可以通过一个完备的保险计划来覆盖掉。关于如何配置好家庭保险,之后会单独拎出来介绍。

500万的目标是否合理

500万够不够?

根据上面的拍脑袋,25年后被动收入50万就能完全覆盖家庭的日常开支。

每年50万的被动收入,本金500万的情况下,需要的年化收益率是10%。这个收益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对资产配置的要求已经从获取超额收益变成了获取稳定收益,能承受的风险水平大大降低,相应的收益率水平也会降低。

但是假设25年后,立即退休,开始领取养老金,社保交25年对应的养老金的替代率能达到50%,有这笔收入作为补充,需要实现的稳定收益率会大大降低,大约6%-7%附近,还是可行的。

这么一看,500万的目标是合理的。

能不能通过工资实现?

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样,未来20、30年,在不出现科技突破导致生产力水平再一次突飞猛进的情况下,工资水平大概率会以一个较低的增长率水平缓慢增长。

以美国为例,看一下1990年-2018年这28年间 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 的变化,最低是1993年的52334,最高是2018年63179,也就是说,这28年间工资的最大增幅才20%。

当然,如果再去看一下1990年-2018年间 美国家庭人均收入 的变化,你会惊讶的发现其呈稳定增长趋势。结合上面的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几乎不变的事实,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美国的贫富差距正在迅速扩大。

中国大概率也会进入这样的状态,当然,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经济增长水平仍然会维持在一个中低速增长的水平,因此工资水平还是会有一段时间的中低速的增长,只是不可能会像改革开放之后30年内,出现隔一段时间就翻一番的场景了。

低速增长的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相抵消,意味着很难通过工资实现资本的快速积累,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可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储蓄率。

能不能攒到500万?

假设初始金额为0,目标500万,不同期限下每月投入金额和需要的年化收益率的对应关系如下:

每月投入金额 年复合收益率(15年) 年复合收益率(20年) 年复合收益率(25年) 年复合收益率(30年)
500 47.141% 31.252% 22.936% 17.879%
1000 39.033% 25.719% 18.724% 14.469%
1500 34.374% 22.492% 16.243% 12.445%
2000 31.095% 20.198% 14.467% 10.987%
2500 28.561% 18.411% 13.075% 9.840%
3000 26.493% 16.943% 11.926% 8.890%
5000 20.693% 12.772% 8.632% 6.143%

综合考虑自己的个人情况,认为每月投入2000,实现15%的年化收益率这种方案比较适合自己。这里面每月投入2000很简单,但是实现15%的收益率不太容易,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精力学习各种理财知识。

那么实现接近15%的年化收益率,难度高吗?这里以沪深300指数为例,沪深300指数基日是2004年12月31日,基点是1000点,2020年1月3号是4144点,折算成年化收益率是9.941%。如果配合一定的策略,完全是可以获取更高的收益率水平的。

因此,如何构建自己的投资体系,实现15%的超额收益,也是【财务自由实证系列】的一个目标之一。

写在后面

本篇算是 【财务自由实证系列】 的一个序,之后这个系列会定期公开自己财务自由计划的进展,记录自己在实现这个目标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同时证明这样的一个财务自由计划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公众号二维码